bet3365标准版科研团队简

   一、黄石市重点实验室--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中心科研平台

实验室负责人:王湖坤。实验室由16名博士组成研发团队,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

本实验室紧密围绕黄石市土壤污染机理研究、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与修复、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和流域生态过程与管理等4个研究开发方向进行攻关,解决严重制约我市高环境压力下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和流域生态过程调控的技术障碍,为黄石市、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地区的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多年以来把黄石市等矿区做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环境基准、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生态效应和重金属低积累作物等方面基础研究。重点以重金属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形态表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在研究土壤污染机理和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评估原则、标准和方法,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科学评估土壤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适宜程度,为改善黄石市乃至湖北省土壤环境质量提供对策和措施。建立野外实验观测基地和不同类型土壤污染模拟与污染控制平台;建设土壤—生物系统、土壤—水界面系统和微宇宙仿真系统;在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工程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等研究成果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工程、形成成熟修复技术并推向市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二、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吴晓东。团队成员:葛绪广,朱华德,林贵英。

该团队以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流域水体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水环境污染控制、水生植被恢复与管理和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为主要研究方向。针对河流、湖泊和水库存在的富营养化等问题,开展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制定河湖保护、富营养化控制与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方案。

团队先后研发了生态浮床技术、沉水植物快速恢复和管理技术、生物炭材料等专利技术。目前授权专利4项,其中自重渐进高效热解炉获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自团队组建以来,为黄石市水利和湖泊局、黄石港区水利和湖泊局和大冶市水利和湖泊局等单位提供了技术咨询等社会服务工作。制定了青山湖1#湖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先后承担了2024年黄石市重点河湖无人机巡查服务,磁湖健康评价及磁湖、海口湖保护规划修编,大冶市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编制(2021-2025年)和大冶市三山湖等20个重点河湖健康评价等技术服务项目,主持设计了大冶市金山店红卫港旁路湿地。建立了青山湖1#湖生态修复示范区和三角荷塘小微水体生态修复示范区。

团队成员多数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现已成为鄂东南地区技术力量最强、工程经验最丰富的水环境生态修复团队。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团队将继续为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三、碳中和能源转化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王楷。团队成员:程强,杨新雨,周彪。

该团队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光催化、光热催化、高级氧化技术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等近10项科研项目研究。在Adv. Funct. Mater., Appl. Catal. B: Environ. (6), Carbon Energy, Chem. Eng. J, J. Mater. Chem. A, Chin. J. Catal. (2), Solar. RRL (3), Appl. Mater. Interfaces (2), J. Mater. Sci. Technol.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实验室以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碳中和能源转化材料与技术为目标,凝练学科方向,汇聚科研人才,严格规范管理,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科研合作,实验室已与武汉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研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周香君。团队成员:严素定,陈乃文,王代芝。

该团队针对鄂东南地区水土污染亟需生态修复的问题,聚焦水环境污染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黑臭水体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需求,结合环境催化和高级氧化、生物土壤结皮、功能微生物菌群、微生物-植物联用等手段,依托于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地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技术中心(黄石基地)、湖北省资源环境特色优势学科群、黄石市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验室和bet3365标准版,开展水土污染修复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目前获授权发明专利五项,已承担水污染处理工艺设计、土壤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修复方案编制等多项工作。

五、土壤界面行为及应用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熊巧。团队成员:吴宏涛,马啸。

该团队主要针对我国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战略目标,面向生物质/固体废物的处理需求,聚焦资源化过程的污染控制、循环增值,以及日益迫切的绿色低碳,以热解技术处理固废生物质为主线,围绕土壤界面物理、化学、生物耦合过程、土壤活性组分互作机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开展水-土污染控制与土壤健康耦合关系等研究工作,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团队成员有注册环评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资质,具有丰富的企业服务经验,可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竣工验收、环保工程设计、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管理、水污染处理工程设计、场地调查与修复方案编制等工作。

六、地表过程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丁召静。团队成员:常珊,熊梓茜,张蕊,靖晶。

该团队主要从事以下研究:地层年代测试与分析、沉积物粒度测试与沉积环境分析、化石鉴定与古环境分析、手持式 XRF 测试与分析、土壤水体理化性质的测试与分析。团队成员为第四纪地质学、地层与古生物学、生态学方向博士5人。

七、流域生态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郑文秀。团队成员:桂智凡,尹刚,王丹丹。

2023年,团队依托湖北师范大学,流域生态实验室完成申请组建。实验室目前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层次均衡、优势突出的学术队伍。团队目前已获得2项国家青年基金,4项省部级基金,4项厅级项目等。研究人员的研究背景涉及湖泊沉积学、水生生态学、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及修复、流域土壤碳循环等。团队成员与加拿大女王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暨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云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机构知名学者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八、三维GIS虚拟现实技术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万远。团队成员:梁俊红,伍雄昌,王钰。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分为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集成展示城市的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应用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城市全空间三维建模,利用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等技术,实现城市三维数字底座;利用三维可视化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仿真城市交通、城市楼宇、智慧矿山等;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对国土空间数据进行管理与应用。

该团队是由湖北师范大学团队成员以及多家共建单位成员组织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围绕推进“智慧黄石”项目进展、申报国家级研究机构、培养产业人才、打造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高地等合作共同建设。共建成员单位有:黄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华中科技大学、黄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黄石市统计局、黄石市大数据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同时也整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资源、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等多方位技术与资源。

九、遥感辐射处理与应用研究团队

团队负责人:李立涛。团队成员:荆现文,路泽忠,吴玄,汪紫芸,朱亚乔。

本团队主要从事遥感卫星辐射定标、图像处理和遥感应用等方面研究,重点关注光学遥感影像预处理(从L0L1)、辐射质量提升、大区域产品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气象卫星综合应用等领域。团队成员来自武汉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总经费4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多篇,形成授权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代表性研究成果有:1、提出无需地面场支持的在轨辐射定标理论与方法,解决了光学遥感卫星快速高精度定标的难题,保障遥感卫星全生命周期影像质量,提升遥感卫星的应用效能;2、研发了遥感卫星辐射定标与处理标准产品业务化生产软件系统,服务于国产10余颗军民商遥感卫星;3、建立了高分遥感影像辐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系列的高分光学遥感卫星,开展了长周期系统性的辐射质量评价及分析;4、开发了适用于天气、气候模拟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成功应用于我国的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5、研发了遥感影像大区域自动镶嵌匀色处理软件,服务于湖北、内蒙古、福建等多个省市自然资源及卫星应用中心,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目前,团队已形成以系统性基础研究为驱动、以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为支撑、以工程应用实践为出口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一体化科研成果转化模式,有力推动了湖北师范大学在测绘遥感地理信息领域的发展。

 

学院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714-6571579         邮编:435002

通讯地址:湖北省黄石市磁湖路11号湖北师范大学bet3365标准版